【范曉萱】史上最詳細!范曉萱兒歌時期介紹
前言
今年第33屆金曲獎頒獎典禮上,林宥嘉以一連串七八年級生滿滿童年回憶的串燒組曲表演,讓底下的聽眾不只是為一去不返的童真流一把心酸淚,更是首次讓大眾普遍定義的兒歌登上金曲獎的殿堂,其中范曉萱的歌就在這段表演出現了兩首,再加上娃娃魏如萱與米莎表演也選唱了范曉萱與100%的管他什麼音樂,讓范曉萱成為本次頒獎典禮上出現最多首表演曲目的原唱。
其實這次會想要寫范曉萱的冷門歌盤點,一方面也是因為這次Yoga的表演讓我覺得這是寫范曉萱的最佳時機,趁著我們都還保有一點童年的單純的時候,讓我們好好地回顧范曉萱的兒歌時期吧~!
不知道大家對於范曉萱這個時期的看法是什麼呢?是最紅的時候?還是說是一段黑歷史?這或許取決你怎麼看待范曉萱轉型後的發展,但既然這些歌登上金曲獎舞台,倒不如我們用更「成熟」的角度來回顧這段時期~!
范曉萱在前兩張專輯取得一些成績時,就已經打算先暫時休息帶媽媽一邊到國外旅遊慰勞媽媽多年來辛苦栽培,一邊到國外遊學學習與唱片製作相關的技能,范曉萱可以說是很早就不把名氣看得太重要,當時也是從歌手轉為幕後的老闆李亞明也點頭答應了,並且決定用最快的方式製作合約中明定的第三張唱片。
用了最少的預算和最短的時間,卻交出了一張台灣唱片史上最暢銷的兒歌翻唱專輯,當然總銷量還沒有到達張惠妹或張學友那麼誇張,但當年度的唱片銷售統計也指出范曉萱這張是有史以來用最少預算做出最暢銷的典範。
但大家絕對不會相信,當時不論是亞明哥還是范曉萱,甚至是整個福茂唱片裡的每一個員工,沒有任何人覺得這張專輯會「中」,畢竟這是一張受眾為兒童的唱片,但當時行銷部門認為兒童沒有購買能力。甚至公司最初只安排范曉萱上幾個電台節目做宣傳,便將她送出國。結果范曉萱飛國外不到一個禮拜,就被唱片公司緊急召回:「萱萱,快點回來宣傳,太賣了!」
但《小魔女的魔法書1》的成功絕對不是偶然,我特地找了有側標文案的唱片封面照來放。
“1~100歲的小孩適用”
這個側標文案一直是心目中的心頭好。
這張看似是幸運地挖到兒童市場這塊深井,實際上是一張集結成功的文案、歌詞以及日本卡通歌作曲大師的歌曲於一身的翻唱作品,許常德老師的文字絕對功不可沒。
我記得王若琳在金曲31以愛的呼喚這張翻唱作品拿下最佳國語唱片時遭到很多人質疑憑什麼翻唱作品可以拿這項大獎,而當時就有很多樂評人替王若琳說話,似乎大家對於「好的翻唱」與「爛的翻唱」分不太清楚,其中最多人以王菲於1995年的《菲靡靡之音》翻唱鄧麗君的作品為標竿,而范曉萱的《小魔女的魔法書1》裡許常德老師精準的抓住「真正的受眾其實是大人心底的小孩」為核心,除了上述的經典文案,許多以「長大」為題的歌詞,更是這張專輯長大了依然會想要回頭聆聽的魔法!
“童年永遠不會消失,愛是最美的擁有”
而這張專輯的冷門好歌,我要先推薦的就是最後一首<處處都有你>,如果你也是因為這些跟「長大」有關的歌而回頭聽這張專輯的話,放在最後一首的「晚安歌」你一定不能錯過。我想小時候很多人可能沒聽到這麼後面就在范曉萱的歌聲中安穩的睡著了,也因此很多人就錯過了這首。當我們長大以後對交朋友這件事情可能沒辦法像以前一樣,出社會後人多少會變得複雜起來,這首歌可以讓你回到小時候的單純: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是因為在一起很快樂~
至於這張專輯的另一首推薦,先讓我賣個關子,先來進行下一張專輯介紹~而選<你的甜蜜>作為廢歌,也不是因為這首歌本身的問題,而是這首歌已經在《自言自語》中收錄過一次了,不太懂為什麼要再收一次,如果說差一首歌湊10首也就算了,但為何曲目足夠仍要收這首進來?我自己是真的蠻問號的。
嚴格說起來范曉萱在小魔女專輯之後的正規專輯是同年底(1996年底)發行的《好想談戀愛》,但為了介紹的流程,我們先暫時跳過那張,先來到1997年的小魔女續作《小魔女的魔法書2魔登家庭》。
雖然媒體在談范曉萱的小魔女時期常常會「直接」認定范曉萱很抗拒這些東西,但最初范曉萱其實也覺得小朋友好像都沒有屬於他們的歌,特別范曉萱小時候都是聽媽媽唱英文老歌長大的。真正想要斬斷這一切是因為小魔女這個「附屬系列」已經喧賓奪主了,才讓范曉萱下定決心要一步步告別小魔女。
然而身為小魔女的正規續作,這張專輯想要呈現什麼樣的風貌呢?
從製作名單不難看出,在上張的成功後,這次的製作團隊試圖打造一張台灣「原創」的兒歌專輯。團隊不僅廣邀各路好手一起來寫兒歌,甚至范曉萱自己也交出一首作曲<大聲唱歌>。
然而想要做出原創兒歌的立意雖然良好,但顯然整張專輯陷入了「兒歌只能是兒歌」的窠臼裡,和上一張能夠直擊「大人」內心深處孩子氣的歌詞相比,完全失去讓人想回頭再聽的魔力,而且和上張大師級作品(例如久石讓老師)比起來,台灣原創的兒歌缺乏旋律性成為硬傷,就算是范曉萱親自作曲的<大聲唱歌>,試圖營造幼兒園音樂老師帶動唱的氛圍,仍然是一首非常無聊的作品。結果整張下來,最後只成就了劉天健老師作曲的<我愛洗澡>。
廢歌我會投給中間第五首<找愛>,這首歌很明顯想試圖做出類似上一張「豆豆龍」、「讓愛發光」和我推薦的「處處都有你」這樣的成長主題作為歌詞題材,但沒拿捏好反而畫虎不成反類犬,特別是最後一句對白讓我直接整個人出戲:"爺爺,我懂什麼是愛了",拜託,很多人活了一輩子都還是搞不懂的東西,卻被范曉萱使用兒童的口吻說出來,簡直就像失敗的編劇硬塞台詞讓角色「突然」領悟某個人生道理一樣尷尬。
冷門好歌我直接從缺,這張我真的沒有任何一首歌想聽第二次,相對的,對於第1輯我還要再加碼推薦一首,也就是我一直賣關子的<Secret Magic>,我猜這篇小魔女史上最詳細的介紹可能有兩個地方會讓大家感到驚訝,第一點是范曉萱其實有在兒歌專輯裡貢獻作曲,而第二點那就是後來也開始組團搖滾起來的范曉萱其實最早嘗試搖滾曲風也是從兒歌專輯開始的,就是我現在要介紹的這首<Secret Magic>,放在這裡才講的用意是因為光是這首冷門歌就能完全凸顯第二輯「國產」兒歌旋律性上的平板和曲風選擇的無聊,<Secret Magic>把兒童的搖滾風格做出來,完全跳脫兒歌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既有印象,只能說這就是日本動畫大師們御用音樂人和台灣的兒歌創作上最深的鴻溝吧!
後記
其實這中間關於小魔女的兒歌作品不僅只有這兩張,中間還有一張以小魔女第一輯為基礎的變身舞曲版《舞法無天》,搶撈青少年市場,1997年5月份小魔女第二輯發行,年底聖誕節還跟媽媽及蟑螂合唱團一起發表了《聖誕快樂Song》,可以說唱片公司真的是非常徹底的利用「小魔女」這個IP海撈低年齡層的市場商機,但誰也沒想到1998年新年還看到范曉萱受邀央視春晚唱兒歌,轉眼5月卻以平頭造型,誓言要開始做自己的音樂!而這一切就要從我剛剛在盤點時故意漏掉的小魔女系列發行過的單曲,以及卡在兩張小魔女正規專輯中間的那張1996年年底發行的流行音樂專輯《好想談戀愛》開始說起,敬請期待下一篇,讓我們談談范曉萱的轉型之路!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