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曉萱】盤點范曉萱的冷門好歌-Rain與自言自語篇
我記得大概2012年還是13年,我參加了一次范曉萱生日的歌迷小聚,當時已經3年多沒有新作的范曉萱在聚會當天偷偷預告即將替一位很親密的人製作一張專輯。不久後,答案揭曉,范曉萱替媽媽的好歌喉量身打造一張EP。
范曉萱的媽媽aka DD姐,早年靠駐唱唱西洋老歌養活了范曉萱,DD姐將未完成的音樂夢寄託在范曉萱身上,在單親經濟有限的情況仍堅持讓范曉萱去學習長笛跟鋼琴,而范曉萱也展現了音樂天分,年僅12歲就為當時的國中畢業典禮歌譜了曲,後來在14歲那年填好歌詞,後來也以專輯同名歌曲收錄在范曉萱的第二張個人專輯《自言自語》中。
不過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多年來一直以音樂小魔女走跳的范曉萱,其實是先在「演技」上獲得肯定,在尚未發表唱片前,范曉萱和張學友於1994年領銜主演了香港電影《非常偵探》就入圍了香港金像獎的最佳新演員。
後來范曉萱因替福茂唱片的老闆李亞明拍他的告別歌壇之作《放輕鬆》MV而相識,後來被福茂唱片簽下來,於1995年發表了范曉萱的首張專輯《Rain》,當時李亞明深深被范曉萱有點無俚頭又古靈精怪的個性吸引,於是基於這個人設,替范曉萱量身打造專輯。而范曉萱在首張專輯裡面古怪又甜美的宇宙美少女形象深植人心,在首張專輯打下了不錯的成績。當時的首波主打〈深呼吸〉是一首非常動聽的少女情懷的情歌,以相當抓耳的Pre-chorus抓住大家的耳朵,另外更是以黃韻玲老師譜曲的〈魔力ESP〉,擄獲了少男們的心,現在看來還真有點音樂精靈與音樂小魔女之間的傳承意味呢。此外像〈我曾說〉和〈心動〉裡頭少女向世界說話的口氣,不得不說范曉萱有一副與天俱來的甜嗓,彷彿不需要ㄍㄧㄥ就可以唱出梁靜茹的〈最爛的理由〉那樣的口氣。
(吉米哥環節~)而這張專輯的冷門好歌我會推薦第五首〈小偷〉,其實這是一首翻唱曲,翻唱自日本男歌手東野純直的〈君とピアノと〉,必須說填詞的許常德老師非常懂當時17歲的范曉萱內心的小劇場,歌詞中生澀又有點小大人的語氣配合范曉萱的詮釋,把這張專輯的少女心主題發揮到最大。
而廢歌我會投給第三首<領銜主演>,也是許常德老師的詞作,完全就是配合范曉萱之前有和張學友演過電影而填的詞,乍看歌名以為會是什麼特別的歌,結果一聽...就是一首非常典型的90年代情歌而已。
緊接著趁著首張專輯的熱度,又在同年年底發行了第二張專輯《自言自語》,這是那個年代的華語樂壇的通病,范曉萱光是在1995年~1996年期間就發行了四張專輯诶,已經完全超越吉米哥常說的一年發一張,兩年發三張的程度了。
<自言自語>這首同名主打歌就是來自范曉萱小時候自己創作的歌曲,展現出范曉萱的創作才華,另外還有黃國倫老師寫的<眼淚>,挑戰小紅莓的主唱桃樂絲的尾音唱腔,展現歌唱實力,此外還有比起上一張更加貫徹古靈精怪極限的<你的甜蜜>,這張專輯就單曲而論成就了非常多首范曉萱早期的代表作,但那個年代唱片公司習慣把主打歌放在專輯前面5首,也就是卡帶的A面,所以主打歌又稱為A-Side,非主打則是B-Side,大歌全部集中在專輯前半也因此讓整張專輯顯得有點頭重腳輕,另外這張的唱腔很明顯做出了些改變,如果說環球時期的Jolin習慣壓喉嚨試圖駕馭大歌而有小孩子開大車的問題,那范曉萱的這張則是使用過多的氣聲和咽音去堆疊情緒,同樣也有小孩子開大車的問題,例如專輯中的<寂寞熱帶魚>就展現范曉萱小女人的韻味,但才經過半年的時間突然出現這樣的歌與上張專輯彷彿成為平行時空,就聆聽的流暢度沒有第一張來得順,而這裡也出現了金曲獎與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aka金曲獎風向球)的分歧,在金曲獎方面,范曉萱隔年以《自言自語》入圍金曲獎最佳新人,但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則是推薦《Rain》,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這題呢?
而這張專輯如果要細細的討論,絕對不能漏掉范曉萱與一位神秘男聲合唱的<相約1999>,這首歌光看歌名就很有千禧年的年代感,話說沒特別查還真的不知道這位合唱的男生到底是誰ㄟ,一查才發現,他和范曉萱是福茂同期的新人,但這位男聲,王英州並沒有因此紅起來,而是與福茂解約後在民歌餐廳駐唱,2003年甚至還出演了蔡健雅<夜盲症>的MV。
但我要推薦的冷門好歌不是這首,而是專輯中的最後一首<只喝可樂的貓>,這首歌真的太瘋了,2000年後也許還不能這麼果斷地說,但以90年代的專輯收尾曲目,這首絕對是非常突出的存在,范曉萱刻意使用非常鬧的方式處理尾音的拖曳,用打鬧的方式做聲音表情,最有趣的是,許常德老師還在歌曲準備收尾的段落,在歌詞中塞入這張專輯前面9首的歌名,而范曉萱則用自言自語的口氣去唱這些歌名。以<自言自語>開場,也以自言自語作結,做了一個漂亮ENDIN'最好的示範。
而廢歌我投給<我喜歡這樣的安靜>,運用太多氣音讓我直覺聯想到<如果雲知道>。由於當年同為福茂唱片旗下的王靖雯(王菲)以〈天空〉的空靈嗓音震撼台灣音樂圈而導致眾多女歌手紛紛的錯把氣音當成空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大概就是〈如果雲知道〉大紅的許茹芸,而范曉萱也逃不過當時的風潮,BTW這股氣音風潮也許正是阿妹張惠妹在96年以姊妹的扎實有厚度的嗓音顛覆當時大家對女歌手的想像而震撼樂壇的主因吧,當時也有人說阿妹風潮就是anti-王菲的存在。
緊接著下集將會介紹范曉萱的小魔女系列以及夾在兩張小魔女中間的第三張國語專輯《好想談戀愛》,敬請期待~
後記
謹以此篇(或說此系列)文章,向網紅那那大師和吉米哥致敬,我們平常看影片會以為影片就20~30分鐘的長度,殊不知背後的前置作業的繁瑣。光是介紹范曉萱的前兩張就動輒好幾千字的篇幅了,如果要做阿妹或蔡依林這樣發行過超多專輯的歌手總回顧,背後需要花費的心力可想而知,如果你也喜歡范曉萱,或是你也很喜歡那那大師和吉米哥影片,也請不要吝嗇的斗內支持他們繼續出產優質的影片哦~!
留言
張貼留言